熱情,不小心的時候是一個自焚的火焰。——黎巴嫩詩人紀(jì)伯倫
熱情,這是鼓滿船帆的風(fēng)。風(fēng)有時會把船帆吹斷;但沒有風(fēng),帆船就不能航行。——印度詩人泰戈爾
熱情是個好東西,對事物投注適度的熱情,做事的效果會更好。但過度的熱情,反而是一種失禮。
熱情,有兩種解釋:一種與理性相對應(yīng)——是對某種理想、愿望的追求。比如對工作的認(rèn)真負責(zé),對生活的高度追求,對困難的樂觀態(tài)度等,這都是一種積極的表達方式。另一種與冰冷相對應(yīng)——是指待人接物的大方、熱忱。對事業(yè)的追求少不了熱情的工作態(tài)度;和諧的人際關(guān)系少不了熱情的待人接物。
熱情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有價值、最具感染力的一種感情。它能讓人感到溫暖,幫我們克服恐懼。現(xiàn)實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熱情,沒有人希望自己遭遇冷落。同時,熱情能轉(zhuǎn)換成思想力、行動力和富有激情的創(chuàng)造力,人類正是有了創(chuàng)造與追求的熱情,才能把不可能變成可能,才能共享創(chuàng)造的成果。
比如,被譽為推銷之神的原一平,有行銷教父之稱的法蘭克·貝格,他們原本的位置可以說是一無所有,但憑借超乎一般的熱情,他們成功了。這就是把熱情轉(zhuǎn)化成為了一種不可估測的力量。
然而,凡是都要把握一個“度”的均衡,熱情同樣也是這樣的,并非多多益善,上面提到的兩位大師,之所以說他們是“超乎尋常的熱情”,正是因為他們能夠很好把握這個所謂的“度”,他們知道在最合適的時間情況下,投入最合分量的熱情。
比如現(xiàn)在的“的哥”們,都十分地?zé)崆?,為了使乘客在乘車的過程中不會感到無聊,與乘客聊天便成為了一種普遍的現(xiàn)象。有的“的哥”就比較精明,能見什么人說什么話,找一些有趣的小段子,時常把客人逗得開懷大笑,自然客人很高興乘坐他的車,幸運的話還能留下電話什么的,沒準(zhǔn)還能結(jié)交一個有身份的朋友呢。
但有的“的哥”就有點熱情過度了,話題沒完沒了。有的客人比較喜歡安靜,他卻一直放著“歡快”得不得了的音樂。這樣自然就會給對方一種無形的壓力,巴不得快些到目的地,以后誓死不坐他的車了。
同樣是熱情,但達到的結(jié)果卻不相同。所以,不考慮對方的心理狀況,投入超度的熱情,也就是過了分,便會讓人感到困擾。所謂,施情者強人所難,受情者尷尬不堪。
“熱情”的服務(wù)并不代表最恰當(dāng)?shù)姆?wù)。比如有些顧客去藥店買一些“特殊”的藥,本來就是很難為情的事,不愿意讓別人知道自己得了什么樣的病。若營業(yè)員忽略了顧客的隱私權(quán)與心理感受,熱情地為顧客介紹這個藥的主治病癥,而這些正是顧客最不情愿在大庭廣眾之下提及的,當(dāng)然會退避三舍了。
還有餐飲業(yè),向賓客提供周全的服務(wù),以此來增強自己的競爭力,這本無可非議??墒沁@里頭也是需要技巧的,要會“察言觀色”,能了解顧客的心情與需要。如果熱情到“強人所難”、讓人受寵若驚的地步,“熱情”就會給對方造成心理負擔(dān)。
由此可見,熱情適度了,是真摯入心的,過了度,便失去了真誠。所以,熱情是一把火,把握好限度會溫暖人,把握不好限度會灼傷人!
熱門專題: